胸闷心痛、心悸气短、畏寒、乏力自汗,这些症状多为心气心阳不足所致,也可称为心阳虚。心阳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听说。但它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人身上,或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。 首先,中医认为心主神明,是人体五脏六腑的主宰。中医认为,心主血,其美在颜;主汗,开窍于舌。心五行属火,能温暖全身。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和营养输送到全身,这一功能主要取决于心阳。 心阳虚多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气虚阳气受损,心阳气不足,体内寒气应运而生,心气不足以温温全身经脉,就会导致邪气肆意运行在人体中。心阳虚的临床表现是:胸闷胸痛,心悸出冷汗,四肢常有冰凉感。 心阳虚在现代医学上转化为:心律失常、休克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等病症。 出现3种症状,可能是心阳虚: 心阳虚则内寒,气虚则血行不畅。因此,心阳虚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精神不振、阳虚阴盛、血液循环障碍等几个方面。 首先是心智不足。《中医八法》中说,心阳不足会心神不定,人的精神、意识和思维活动都受心气血气的影响。心阳不足的人,不受阳气的刺激,精神和思维功能都会下降。每天的生活总是让人昏昏欲睡,毫无干劲。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,容易感到昏昏欲睡、精神萎靡、反应迟钝、说不出话来;思考的时候脑子太乱,思路不清晰。这些都是心阳不足导致神志不足的表现。 其次是阳虚阴盛。《雷政志才》记载心阳不足,阳气不足胜阴则阴盛,阴盛则寒,人体都会有虚寒的症状,所以心阳虚就容易感冒。心阳不足,暖化功能减弱,所以心阳虚的人大多怕冷,喜暖。心阳推动血脉之力不足,全身发冷,手脚易冷,血脉不畅,关节常黑紫,四肢冰冷发青. 然后是血液循环障碍。《灵枢·天年》曾说,血行不畅,血汗同源,血如水,热则流动,冷则凝固。心阳虚重者,心主血管因虚寒而功能减弱,血行不畅。在骤冷骤热的环境中,心脏的运转功率下降。活动后常面色苍白或发紫,心胸无故受压。 心阳虚,怎么调? 心阳虚证多是日积月累形成的。前期气虚,体内有寒湿毒,平日少运动,阳气不能舒展。如果不注意日常保养,症状会逐渐加重。 养心需要用到好药,因此,中医常用到西洋参、石红花、冬虫夏草、鹿茸等十四味药材制成的(同溢堂)益安宁丸,针对胸闷气短、失眠乏力、手麻脚冻症状人士,可以起到补气活血,益肝健肾、养心安神的效果,可用于治疗气血虚弱,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、畏寒肢冷、手足麻木、失眠健忘、神疲乏力,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。
心阳虚容易导致胸闷心痛、心悸气短多,及时治疗很重要
发布:2023-05-20 16:57:01 | 查看: 次
摘要:胸闷心痛、心悸气短、畏寒、乏力自汗,这些症状多为心气心阳不足所致,也可称为心阳虚。心阳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听说。但它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人身上,或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。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品专健康资讯联系。
上一篇: 脚气很烦人,没完没了。快来看看,怎么能好呢?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关文章
-
无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