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支气管炎一般都是由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、持续时间长、久不治愈而形成的。临床上凡咳嗽、咯痰或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,连续2年或2年以上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。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、咯痰,持续时间较长,每年3~4月及10~11月为好发季节。咳嗽、咯痰在晨起时较为明显,痰多色白,质地较清稀,易于咯出。如出现痰色变黄,质黏稠或呈脓痰则提示合并细菌感染。 慢性支气管炎多归属于中医学“咳嗽”“痰饮”的范畴。痰浊是其主要的病理因素,而痰的产生由于肺、脾两脏关系密切,故中医有“肺为贮痰之器”“脾为生痰之源”之说。因此,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主要治疗为补肺固表、健脾化痰。发作期则应以宣肺止咳化痰为主。化痰应根据痰的色、质、量、味来辨别寒痰、湿痰、热痰,而分别施以温化痰饮、燥湿化痰、清热化痰等不同治法。 慢性支气管炎其本质是支气管的损伤、破坏甚至重构,是一个需要长期保养和治疗的疾病。科采蛹虫草菌粉胶囊一般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药物,也可以缓解肾气虚、肾阳不足引起的咳嗽、腰酸。 寒冷常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,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及急性加重常见于冬天寒冷季节,尤其是在气候突然变化时。现在正值深秋,这两天气温下降较明显,此时开始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,尤其是头部和颈部。另外要加强耐寒锻炼,改善心肺功能,从而预防慢支的发生。 戒烟:吸烟对支气管的损伤和破坏是肯定的,因此戒烟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关键之一。 药物调治:根据发病的不同时间和症候,可采取中西医药物的不同治疗。 运动调摄:根据自己的体质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,如打八段锦、打太极拳、游泳、散步等。运动可以使呼吸加深、加快、血液循环加快,丰富的氧气随血压循环到全身各个器官,促进新陈代谢,加强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,从而提高抗病能力,增强体质。 情志调养:慢性支气管炎病程迁延易发,患者对长期病痛往往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,所以需要家属的关心和照顾。家属要注意体谅患者,鼓励患者增强抗病信心,保持良好的心态,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。
又一波寒潮来袭,支气管炎趁虚而入,如何有效避免
发布:2023-01-20 17:32:44 | 查看: 次
摘要:慢性支气管炎一般都是由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、持续时间长、久不治愈而形成的。临床上凡咳嗽、咯痰或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,连续2年或2年以上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。慢性支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品专健康资讯联系。
上一篇: 来自临床监查的压力,为了不拖慢进度,如何转变研究形势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关文章
-
无相关信息